第125章-《我那极为富有的表哥[民国]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信里面是这么说的,“我与志同道合同辈之人,千里行进大凉山,此中艰苦与困险都能想象得到,而今断发明志,势必要推行禁烟运动。”

    “烟土之类,害人着实不浅,愿开蒙教化,教化有方,其罂粟而还原庄稼良田。”

    一同前往的同学里面,有地质学的,还有植物学的,特去考察当地土质与气候,看看适合发展的农耕经济作物,务必要铲除烟土,再不能遍地罂粟。

    也想的极为周全,不让种植罂粟了,合该有法子让人吃饭的,总不能让人饿死的,有一点可持续发展的意思在里面,当时我们国人的思想,其实是很先进的。

    不要小看这么一只小队伍,已经是学校里面尽全力组织的了,其中还带着一位医学生,可为当地老百姓治病,尽可能的消除外来人员的影响。

    想的倒是挺好的,可是当祯禧千辛万苦的,不辞千里的来到大凉山之后,她还是觉得有一些绝望。

    她翻过来一座山,然后又翻过了一座山,一天走不停,脚上的血泡一个接着一个的,直到起了老茧,她们摸着石头过悬崖,不敢往下面去看第二眼。

    同学们拉肚子发烧感冒,这些问题都不算。

    她觉得格外难过的一个事情,那就是你站在山头上,好容易看到了村落,然后发现,有人的地方就有罂粟,有烟火的地方,随处可见的是,彝族人席地而坐,大家一起抽大烟。

    她心里面拔凉拔凉的,当地人看着他们一行人,只是很天真的看着,不知道他们是要来干什么的,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恶意。

    一同来的女孩子叫永红,不是文学系的,是英文系的,一口流利的英文,书写的英文也漂亮的很。

    她晚上的时候,忍不住问那祯禧,“祯禧,你觉得我们能行吗?”

    来之前想过这样的情况,可是远不如你的眼睛看到的,遍地都是,而且通过这边的人了解到,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吸食烟土啊。

    一个村子里面,只有几户人家是自己不吸毒的,然后祖辈父辈都不吸毒的。其余的人家,要么自己吸毒,要么就是家里人,要么就是祖辈上有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