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映月就不再说话了。 这事儿,她也听见一点儿风声。 罢了,不管怎么说。 贵妃娘娘眼下失宠,大闹一场肯定不行的,最好就是韬光养晦! 唯一的企盼,就是施才人能诞下孩子,给施贵妃养着。 到那个时候,怕这边才能真正起来呢。 …… 七月立了秋。 老俗语,秋后加一伏。 所以这天儿依然很热。 不过好在,就这几天了,天气这么闷,空气都湿湿黏黏的,感觉老天爷就憋着一场雨呢。 等热够了,就哗啦一场浇下来。 把这暑气浇散,送来一片清凉。 赵君尧早就安排了武科考,这是头一届,自然兴师动众些,京城的各级总兵,提督,统领,将军等等,全都来了。 早几日,朝堂上就热闹地了不得。 肖总兵早就摩拳擦掌了。 “皇上,科举考试这么多年都有,这武科考,还是头一年!” “老臣真是,激动啊!” 他算是镇守京师一把手,在朝堂也算一呼百应。 那些平时总被文官们压了一头的武将,全都扬眉吐气一般,热烈讨论起来了。 大意就是:哼!我们以后,也有科举了,一样能选拔人才。 一样的! 不低于你们!所以以后不要总叫我们莽夫! 赵君尧也很高兴。 一连给礼部,兵部,还有吏部下了三道圣旨。 礼部全权负责场地布置,还有一些加持礼。 毕竟朝堂上,不管干什么总得有仪式感。 而兵部,主要就负责考核,就像科举考试一样,都是翰林院的老学究们负责的。 至于吏部,自然就要他们看着,给武状元,武榜眼的,安排官职了。 不管怎么说,这是头一届,一定要开个好头。 武科考的事,在朝堂上沸沸扬扬讨论了好几天。 钦天监终于挑了七月二十二的好日子,时间,就定在这一天。 到时候,城郊校场,一决胜负! “皇上,七月二十二,时间是不是太仓促了,有些外边儿的考生,未必能赶到!” 赵君尧摆了摆手。 “不要紧,头一届人不必多,要紧的是一定要办成!” 毕竟,头一回摸着石头过河,就当是熟悉套路了。 不然,把所有天下考上都召集来了,到时候,场面失控或者发生其他状况,那这名声,一下就臭了。 到时候帝王的面子往哪儿放? 显然,赵君尧想的很周到,底下的人也很佩服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