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好像自己是没怎么对皇帝上心。 可是…… 太后摸了摸自己的肚子,神色一时凝固下来。 庆嬷嬷见状赶紧把她的手拿了下来。 主仆二人对视了一眼,眼神复杂暗潮涌动,仿佛有无数秘密藏在里面。 太后在外边儿逛了一圈儿。 回去就有些饿。 庆嬷嬷连忙叫人上点心,又服侍太后吃了小半碗粥。 最后伺候着太后歇下。 庆嬷嬷这才从里边儿退了出来。 她看了看太后的正殿,又看了看昭宸宫的方向。 脸上乌云密布,愁容不展! 她立在那里想了许久。 最后千言万语化成一句长叹,也就罢了。 庆嬷嬷转身离开,很快消失在夜色里。 …… 此时此刻,昭宸宫里。 灯火通明的御书房。 赵君尧一脸愁容地坐在御案前。 他面前放着的是一封谏信,燕王府进上来的。 信纸上的字不多,可内容实在叫他发愁。 燕王的意思很简单。 就是:他要替自己的儿子死! 理由是:他觉得自己没有教导好儿子,他要以死谢罪。 并且,他还要去九泉之下,和先帝爷谢罪! 都说父债子偿,如今这情况算是,子债父偿? 赵君尧越想越发愁。 这要搁在平时,他定然将折子打回去,直接不同意就罢。 可如今,这折子却如千斤重一样,叫他无从下手。 原因只有一个。 先帝爷临死前曾交待他。 不管燕王有什么要求,只要不伤天害理,不残害黎民,不伤风败俗,不逆天而行。 他都必须答应! 不是尽量,是必须。 一丝商量的余地有没有! 这可真是发愁了。 通敌叛国是大罪,赵钧其哪怕是死一百回都不能平牺牲将士之愤。 何况是……他不死呢! 再者,如果他下旨,将他的亲叔叔,父皇唯一的亲弟弟赐死。 将来他该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。 这不是不孝么! 燕王…… 他们一家真是。 赵君尧简直有些抓狂的感觉。 想了大半天,怎么都想不出来两全之法,他就干脆撂了折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