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随着冬月和腊月的到来。 嘉元九年也已接近尾声。 刚进腊月。 京城杨尚书府就为了大公子的婚事,忙碌了起来。 聘礼已下。 只预备半个月以后的成亲礼即可。 可饶是如此。 还是抵不住繁复的礼节各项杂事杂物。 毕竟,嫡长子成亲,又和旁人有所不同。 不出意外的话,这就是杨家嫡脉了,会一直延续下去的嫡脉。 所以这成亲礼,自然和旁的宗室子弟全都不同。 繁复许多也隆重许多。 杨家的忙碌可想而知。 与此同时。 千里之外的夏家也好不到哪儿去,同样的焦头烂额。 虽然不是嫡女出嫁。 可夏采央是要嫁入尚书府做少夫人的,属于极其难得的高攀高嫁。 夏家也是不敢怠慢。 一切出嫁规格按照嫡长女来采办预备。 毕竟温氏已经被夏老爷抬为二夫人。 所以采央也不能算上不得台面的小庶女了。 而且。 因为是远嫁。 腊月初,新娘子就要启程,从岸州赶往京城。 所以这两日,夏府里是格外的忙碌。 阖府上下都在为二小姐,做最后的清点预备。 …… 出发前的当夜。 夏老爷去了温氏的房里。 而夏采央也在。 父女,母女,三人极为难得地聚在一起。 夏老爷似乎终于意识到了,自己也是个当爹的。 所以他端坐高位,开始了对女儿的‘谆谆教导’。 大致意思总结起来就是。 ‘杨家是高门大户,你嫁的又是嫡少爷,去了之后不几年就要接管一大家子!’ ‘所以一定要多学多看多思考,不懂得不要瞎做主,要多请教长辈!’ 夏采央屈膝垂首。 “多谢父亲教导!” 夏老爷满意地点点头,又继续道。 “其余的三从四德、贤良恭淑,想必你母亲已经教导过你,为父就不多说!” “只有一件!” 夏采央抬眸,做聆听状。 她以为,父亲至少会关心一句:要保重身体什么的。 毕竟此去一别,再见就不知何年何月。 甚至有多少闺阁女子,一出嫁,再也没机会见父母的。 她以为父亲至少会嘱咐一句的。 没想到,他那最后一句话出来,直接叫人瞠目结舌。 “你这一去就是杨家少夫人,未来的掌家人了!” “以后你要多和你宫里的大姐联系!” “多帮扶你弟弟妹妹,他们还小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