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小文哥,我们去看电影吧,听说今天上映……” “我要去图书馆。” “我也可以去啊!” “到时候时间就晚了,先送你回去吧……” 终于,在康文的坚持下,他还是把李雨欣送回了家,随后他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。 在大时代之中,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的命运总是会因为时代而改变,像康文这样的青年人,并不知道等等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。 但可以肯定的点是,对于大唐来说,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,至少在他们真正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之前,来自大明的人才支撑着华夏的工业化,而这也在无形之中强化的朱大皇帝所倡导的“华夏一体化”。 “这是一件好事。” 在得知唐国大使馆资助了500余名大明的学生进入大学时,朱大皇帝笑道。 “合则两利嘛,华夏那边得到了人才,这些青年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。” 微微点头,朱大皇帝颇为可惜的说道。 “那些人确实很可惜啊!” 从来都没有绝对公平,只有相对的公平,对于设立了帝国高考体系的朱大皇帝来说,他深知其中的一些问题,但……他也很无奈啊。 “现在有机会进入大学,倒也不错……” 想了想,朱大皇帝又说道。 “嗯,这个办法倒也给我提了一个醒,朕以为可以通过设立服务期的方式,由海外省以及殖民地当局借鉴这一方式,资助一部分候选生进入大学。” “陛下圣明。” 钱德功立即点头同意道, “其实,这也花不了多少钱。过去不方便插手,现在由殖民地和海外省出面的话,倒也是个办法,一边他们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,一边地方上也得到了人才。” 点了点头,朱大皇帝说道。 “未来的竞争,最关键的还是人才,相比于欧洲,我们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,加强人才培养,是未来我们赢得国与国竞争的关键,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……” 想了想,朱大皇帝的目光投向远方,然后自言自语道。 “只是不知道,时间会不会站在我们这边……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