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确实如此……” 朱大皇帝点了点头,说道。 “确实需要说服他们啊!” “陛下是计划要出访法国吗?” “应当去一趟,这件事需要当面去处理。” “陛下,失去孩子的母亲是没有理智可言的,法国当年在天方报复行动,甚至直到现在,仍然饱受争议。” 争议? 争议个毛线,也就是欧洲的一些这个时代的“白左们”指责一下罢了,对于大多数欧洲人来说,他们压根就没有在乎过“文明世界”之外的野蛮人的生死。 别说才两百万天方人,就是三百万、四百万也不会有人真的在乎,况且……法国失去了皇帝,天主教也失去了教皇,在过去的这些年里,欧洲各国的民众口口声声说的都是报复。 一句话说完,法国对天方人的报复,是顺应欧洲民众呼声,也是符合民意的。当然,最大的意外收获是什么?就是法国永远没有机会变成“法兰西斯坦”了。 中东那边现在活下来的人差不多都变成了“天主孝子”,棍棒底下出孝子嘛,不孝也没关系,沙子里头能埋人,世上本来没有孝子,可埋着埋着就变成孝子了。 “是啊,正因为如此……” 朱大皇帝皱了皱眉,说道。 “朕才要亲自过去啊?好吧,先考虑一下应对计划吧,如果无法说服她,帝国恐怕就只能参战了!好了,去准备一下吧!” …… 战争会爆发吗? 没有人知道答案,但盛德十九年初,大明帝国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了战备状态,开始为战争进行了准备,而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。 战备……需要准备什么? 首先是肯定是要制定官方的战备方案。 对此,身为帝国总理大臣钱德功自然非常清楚,在根据陛下的要求开始制定相应的总体战争预备方案之后,他在第一时间就以私人身份拜访军方大佬。 为什么要以私人身份拜访,因为按照帝国的体制划分,文官系统与军方是泾渭分明的,双方互不干涉,文官政府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力,当然,军队也无法专横跋扈的目无政府,更不可能像另一个世界小本子那样,用合法的手段胁迫政府。毕竟在大明,军方与文官是分列的,他们只有一个首脑——皇帝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