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进入公司以后,俞洋平就开始展开了工作。 霓虹不比国内,没有任何根基,万事开头难。 好在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初期阶段,一切进入正规。 先是招聘广告,招聘了大约二十名画师,经过培训上岗,正式进入工作。 接着是公司正常运转需要的部门和员工,像是市场部、网络部、财务部等等,绝大部分用的是霓虹员工,有少部分调来了国内的业务骨干。 霓虹以前经济腾飞时,在华夏有不少日资企业,如今也轮到中资企业进驻霓虹了。 俞洋平的目标,是在霓虹建造一个庞大的动漫产业基地,从创作、渠道、改编,各方面把控起来。 这样一看,他对霓虹的就业率提升,提供了很大帮助啊。 倒不是俞洋平对霓虹有多喜欢,主要还是他的库存里,绝大部分经典作品都来自于霓虹。 巨大的文化差异,导致动漫里无处不散发着浓厚的霓虹味道。 所以,还是在原产地建设生产基地更好。 由于文化的不同,中资企业在霓虹并不受待见,尤其是名校毕业的,基本完全不会考虑在来这里就职。 不过,这也难不倒俞洋平。 鱼猫文化在国内就有丰富的培训经验,降低标准,总有人会来的。 尤其是这个世界的霓虹,动漫产业完全没有发展起来,挑选一些美术爱好者并不算难。 何况,他还有50多张灵魂卡可以帮助提升。 除了公司的建设,再有就是渠道了,这个倒是容易,由于国内的漫画传过来,早就有一定程度的合作,实体连载没有问题。 而剩余的渠道,俞洋平决定全部捏在手中。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企业,利润才足够高,福利待遇才能足够好,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前来。 网络连载这一块,他选择了发行在自己创建的平台上,然后是动画化制作,也在发展招聘中,最后是配音演员,也即是声优,也在物色。 这一大堆都是需要花钱的,不过他有资金、有作品、有市场,完全不愁赚不回来。 霓虹才多小一块市场,仅仅是将创作好的内容在国内发行,就足够赚回利润。 不过这样一来…… 他拿国内的利润养活在霓虹的企业员工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