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舍勒!舍勒!” 范宁浅腰鞠躬的时候,他听到观众的掌声里隐约夹杂着热烈的呼喊。 他此刻“扮演”的这位“恋歌之王”,身穿一套浅色的非正式休闲风格西装,没打领带,没系领结,外套彻底敞开。 与平日里身着燕尾服的指挥家装容迥异。 不知为何,却让他范宁有一种追忆的确认感和沉浸感。 仿佛是什么仪式必要的前置一环。 “舍勒!!舍勒!!舍勒!!” 欢呼声依旧夹杂在掌声中。 这一点,不仅对比往昔氛围显得有些奇怪,对比这次庆典之前的氛围,同样显得有些奇怪。 两种奇怪的原因还不太一样。 前者是因为,往昔的乐迷们呼喊名字,那都是如同风暴过境,而这场,只是“夹杂”。 后者则是因为,其他艺术家的庆典演出根本就没有“呼喊”,而这场,至少还有“夹杂”。 好像在“允许”或“建议”的范围内吧? 此次筹委会官方印发的《畅游庆典实用服务指南》中,为市民“热烈且得体地”表达对心仪艺术家的喜爱提出了十种建议的规范方式。 其中包含鼓掌、献花、适度欢呼、购买乐谱或唱片、通过正规渠道致信等,其余的则是不建议甚至不允许的;包括广场内饮酒、站立遮挡、过度喧哗、携带违禁道具、在公共区域涂鸦等等 有意思. 保持鞠躬的姿势两秒后,范宁抬头。 他的视线和底下那一长排观演者的目光交汇,构成了一个锐利的等腰三角形。 调查员、巡视长、坐轮椅者、以及.领袖。 波格莱里奇灰蓝瞳孔里的目光很平静。 范宁莫名一笑,不再朝向广场。 背过身去,面向乐手,手中指挥棒提起。 “呜—呜——呜—呜—呜——呜——……” 第一乐章“唤醒之诗”。 八只圆号在雨丝中金光闪烁,仰天吹响雄浑的哀乐序奏。 曾经的攀升路径密钥基底重现,拉开世界物质中最低级的形态,即生命之“无”阶段的发展序幕。 哀乐进行的数个爬升节点,大管、长号、大号、弦乐器和打击乐齐刷刷作下行五度震击,模仿远古先民们的击鼓之声,紧接着范宁左手向上高高扬起。 “嚓!!!” 乐手在最高点扣响大镲,音乐自此重新跌入黒暗和寂静。 一段宣示,无生命的物质“神秘动机”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