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张嫂子,上次你说会做‘莲花针法’的裁缝叫什么名字?家在哪里,店开在何处?”沈云乔问。 张嫂子是会写字的,她忙拿了纸笔给沈云乔写好了地址:“褚老先生现在没有开店,只是在自家里接一些熟客的活儿。而且他要价很高的、还不许讲价。乔儿我看你现在锦衣秀服的,一定很有钱了,所以要是真心找他做衣服,最好别还价,免得惹怒了他。” 沈云乔想让张嫂子带她一起去,毕竟有熟人引荐很方便。 可张嫂子却说:“我哪里能算得上熟客?更何况我也买不起他家的衣服,这不是你张哥托人好不容易才做的一身嘛,现在我都没舍得穿。” 说着她找出自己珍藏许久的莲花针素锦,递给沈云乔:“你拿着这衣服去,都说经年的老裁缝,只认衣服不认人。” 沈云乔谢过了张嫂子,便跟北堂弈离开。 两人直到天黑才回到苏阳县城,这时候再去叨扰肯定不合礼数,所以又留宿了一夜,第二天一早便去拜访。 他们去的早,是第一位顾客,拿着张嫂子的衣服很快便被请进去了。 “想做什么样的衣服?可知道我这里的规矩?”褚老先生问。 “老先生,我们不是来做衣服的”,沈云乔拿出画像,“我们是想求您帮一个忙。家里来了一位患有失心疯的老员外,像是走丢了,一问三不知,我们想要请您看看还记得他不?” 沈云乔将画像铺在褚老先生面前。 老先生仔细查看一番,记得这衣服的料子和款式:“衣服我记得,人没见过。” “没见过,那……” 一旁的小学徒解释:“我家老先生向来只认做过的衣服,不论草莽还是贵胄,都与人无关。” 褚老先生忽地一抬手,止住了:“不,做这件衣服的人,我认得。” "此人是谁,还望老先生告知,这样我们也好为他寻根归宗啊!”沈云乔恳切。 褚老先生道:“来做这件衣服的是一位身子十分硬朗的八旬农家夫人,她自己穿得粗布素衣,却每次都给她那五十多岁的儿子做上好的衣料,而且每月一件,是我这里的老主顾了。” “不知这位老夫人尊姓大名、家住哪里?老先生若能告诉我们……”沈云乔问。 话还没说完就被小学徒接过去了:“我想起来了!原来师父您说的是她!就是您每次都让我送她回去的那位?” 诸老先生点头:“不错。既如此……” 他叹息一声:“福祸都是缘分,你便带着两人去寻吧。” 沈云乔向他道了谢,听出他刚才是在打禅机,再三向他保证了自己主仆二人绝不是恶人。 在北堂弈的不耐烦之下,她客气地请小学徒出门。 “这位老夫人住的很近,就在丽水村,平时她都是自己搭车过来,然后再由我送她回去。她人很好,每次都会给我车马费,而且一个人独居,家里又敞亮又干净,不像是普通农家人。”小学徒很健谈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