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 前尘-《一步一繁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呵,带十多个人来莫逆,也是可笑!

    还有,当时外界传的暄王妃也不是和暄王感情不和,而是暄王因顾忌王妃身子弱,才没有急着要孩子,也是天无绝人之路,暄王在一次回来探亲完后,暄王妃却意外发现自己有了孕,只是当时暄王刚离开,王妃又因为身子弱,所以没对外明说,紧接着就回了娘家养胎。

    后来昭王在都城势力日渐强势,上官家就此瞒下了暄王妃有孕这事,所以当时暄王不愿与昭王以兵戎相见,也是想为妻儿留一条活路。

    后来,恰逢暄王妃产子后不久,得知暄王已死的噩耗,身心俱损,眼看着不行了,这才有了那出上官成和上官奕带着暄王妃的尸身前来投诚的一幕。

    上官家也因此有了现在的地位和成就。

    “所以这些兵马是我爹亲自挑选的年岁不大,却够机灵的留下来的,而他当时前往都城带去的多是老弱之流,他是早就想好要用自己一死,换大家活命不受牵累的打算。”

    上官柳说完,面色平静,只是眼神偶有哀痛闪现,可却也只是一瞬即逝。

    荣若没想到事实会是这么的让人唏嘘。

    这前尘往事说来不过寥寥数语,可荣若能想象的出当时的情形会是何等惨烈。

    只是这上官柳父母二人的感情就已经够催人泪下的了,一个为妻儿甘心赴死,一个对丈夫情深,生死皆相随。

    这中间还牵扯着上官一族的一段国仇家恨,上官父子是以何等心情把女儿,妹妹的尸身送出去的?

    这中间的二十年,上官奕又是怎样控制自己,对平暄帝俯首称臣的?

    林家退出这场角逐固然明智,可上官家坚守立场,忍辱负重多年,只为等待时机,东山再起,却更值得赞叹。

    “兄长莫要过多伤怀,我相信暄王与王妃以生命的代价,定然是想换你一生安康喜乐的!”

    荣若觉得当年暄王若是狠得下心,不顾都城里的妻儿岳父一家,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,既然他能为了家人放弃生命权位,那定不会希望自己的儿子上官柳一生都被仇恨束缚的。

    “安康喜乐!”

    上官柳喃喃着重复荣若的这个用词。

    这是第一个人用这个词,给他的人生定位。

    上官柳虽然没有被上官奕教导的满心满眼都是仇恨,可自小也是被上官奕严格要求着长大的,直到十岁那年,上官奕才把这一切都告诉了他,让他自己选择自己的路要怎么走。

    自他决定要替父亲拿回属于他的东西那一刻,他此生便与这个词绝缘了。

    可荣若现在却告诉他,其实还是有人希望他能安康喜乐过一生的,虽然不现实,可却也是一种对心灵的慰藉。
    第(2/3)页